close

Nosense.JPG  

 

      泡著茶,重新翻閱頗喜歡的一本書《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消失的空間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作者是美國傳播學者Joshua Meyrowitz。這本書的核心架構主要論述,每個人的權力關係和社會階層的變化是因為電視媒介所產製出的場景,讓過去界限分明的角色與空間的劃分變得模糊起來。雖然作者聚焦以電視為主軸,但是「空間場域消失感」的概念卻是很好做為演講漫畫與兩性關係的開場。

       作者認為電視本身的易得性、內容易懂性與生活的接近性,都比要付出較高成本的平面書籍更容易打破人與人之間性別、階層、地位等界限的隔離。因此作者檢視了個體在媒介體驗中所產生角色、身份以行為的具體改變,他指出電子媒介並非透過內容來影響受眾,而是經由改變社會生活的“空間場景”產生影響。好比將不同類型的人帶到了相同的“地方”,有如移走建築物的外牆,讓所有人都能一窺裡面的樣貌。場景視野的拓展,讓人們的社會行為和角色也產生相對應的變化,進而引發權力關係與結構的改變,以及產生一系列新的社會行為與社會秩序。

       基本上,作者主要聚焦在探究媒介的變化究竟是如何影響日常社會行為。在其論述脈絡中,主要是媒介→環境→行為三大面向。雖然作者聚焦突顯電視的影響效果,但是我認為對於任何一種媒介型式的閱聽眾而言,只要參與了視聽的接收行為,媒介所建構的場景都會讓受眾產生不同的媒介體驗與感受。雖然每個個體對不同場景有著不同的詮釋與定義,但是在社會化的學習過程中,都知道不同場景有其特定的規則與角色扮演。漫畫媒介就是青少年社會化過程中,學習兩性關係與性別角色認知的重要媒介。

       我想應用空間感消失的概念,是因為空間的分配決定了權力結構關係。以往媒介不發達的時代,女人在家洗衣燒飯帶孩子,男人在外從事生產的經濟活動,有著較廣的人際互動網絡,形成「男主外、女主內」的空間分配。在這樣的空間場域中,更因為經濟條件而強化了男尊女卑的權力關係。女人認知的角色扮演,則是父權體制下傳襲的相夫教子價值觀。男人也必須具有陽剛勇猛的特質,才能肩負養家之責。但是自從媒介普及後,重新顛覆這樣的角色認知。因為經由媒介內容所建構的場景與角色扮演,拓展了個體對自我角色的另一層認知。當角色認知有所改變時,兩性關係的變化也就展開。就從這樣的角度切入來談兩性趨向中性化與兩性界線模糊,及漫畫中將讀者帶入兩性如何認定自己在生活上、情感上扮演的角色,應該會是不錯的切入點。

 (蕭湘文/2010/11/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