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抬頭挺胸.JPG 

 

      今天在捷運站,一個時尚包的燈箱廣告吸引我的視線,用手機拍下後,想著這則廣告中圖像所可能引發的解讀。這樣的過程就是有趣的廣告心理的機制,也是認知心理學所提的,廣告訊息的刺激,即使圖像構成元素再簡單與單純,經過不同人的生活經驗與聯結後,都可能會產生多義性的解讀。除了以下的三種解讀,也許會有其他解讀出現。

       解讀一:第一眼看到右下角半邊臉被打腫瘀青的女人的表情時,會以為是家暴防治的公益廣告。但是左邊的紫色包包立即就會修正是公益廣告的思維,於是中間「痛扁忌妒」四字文案就成為解讀的定錨。有些人可能會直接覺得女孩被痛扁了,但無法連結與這個包之間的關聯性,就會覺得這個廣告不易理解外,女孩瘀青的臉也產生不好的視覺效果,再加上「痛扁」二字,帶有暴力傾向。對此包可能就不會有正面的印象了。

       解讀二:女孩因為擁有這個包而被忌妒,所以遭到他人的痛扁。但是即使瘀青,也仍然要「抬起胸,誰怕誰」。因為擁有此包被忌妒是令人感到自豪的。

       解讀三:女生代表忌妒心的象徵,臉上的瘀青展現的就是要痛扁這樣的忌妒心。所以只要你擁有這個包包就能克服忌妒心了,也就是能痛扁忌妒了。

       廣告有趣的地方在於,許多符號的連結性以及隱喻符號的解讀性,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同於創意人原本的設計理念。這也是為什麼在廣告訊息設計中,會經常討論什麼樣的符號運用與解讀的聯想對品牌最有加分的效益。畢竟,符號運用不難,難的是是否能讓消費者看了廣告後對該品牌有正面印象才是關鍵。   (蕭湘文/2010/10/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