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週末就是畢業典禮了,有學生滿心歡喜的跑來問我是否也會參加,看起來似乎對這件事充滿期待,但也有人面對即將畢業的事實卻愁容滿面。看著這一張張熟悉的臉孔,我努力從記憶中找尋他們昔日的模樣,再與今日相比,我有很深的感觸。同樣是四年前教過的學生,為什麼在經歷相同的學習歷程之後,各自在面對未來挑戰時所呈現出來的心情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別?

  對那些已經準備好要迎接畢業典禮的人而言,從他們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眼神或面容上,都可以看出處處與四年前的青澀模樣大不相同。現在的他們,不但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做起事來也流露出該有的成熟與穩重。

  相對之下,那些擔心害怕畢業的人,臉上流露出的卻是不安與焦慮。他們擔心畢業就等於失業,甚至還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等要畢業了,才開始觸景傷感的自我反思,檢討來檢討去就只有一句:「早知道就多讀一點書,多認真一點」。

  千金難買早知道。有時真想唸唸這些孩子,如果他們能早一點有這樣的自省能力,今天的不安就會減少。可是又擔心這樣的善意提醒會傷了他們脆弱的自尊心。有時也很想安慰一下他們,跟他們說:「沒關係,人生隨時想開始努力都不嫌遲」。可是又怕學生做了錯誤解讀,以為既不嫌遲就再虛度四年,豈不更慘。

  有時也想再給他們信心,告訴他們:「別怕,要有自信!找出自己的強項與興趣,一定有適合的工作」。只是,在學校這麼好的學習環境與時機中,他們都未能認真檢視自己,將來面對外在社會現實的壓力時,還會有餘力可以悠閒的面對自我嗎?萬一他們以要找出強項為由,不敢面對職場,豈不更糟?

     想了又想,還是不知道何種回應最妥。 但我還是想跟我的學生說:「忘了『早知道』這樣的藉口吧!」。正因為人生無法重新來過,每個人更要誠實認真的面對自己。畢業典禮雖是個重要的儀式,但它畢竟只是個外在的形式。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這些學生們的內心已經堅強茁壯到可以畢業了。衷心祝福他們之外,也希望他們永遠記得要做個正直善良的人。  

  看著學生離去的背影,我默默的為他們許下心願:「希望這個週末會是個好天氣,讓你們有個難忘的畢業典禮。                                                         

(蕭湘文/2010/06/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文 的頭像
    文文

    湘文老師的部落格

    文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